NOW YOU SEE ME?

蝙蝠侠大战超人:黎明前的黑暗

蝙蝠侠大战超人:黎明前的黑暗


三年磨一剑,首映场结束,本该是万众欢呼的时刻,可不管是于现实还是于DC宇宙而言,电影落幕后,满怀期待的观众走出影院,迎来的却是黎明前最清冷黑暗的时光。



1


首先,防掐自证立场,DC粉(翻我wb可见,主刷Batfam相关,从12年至今),双担漫威(主刷电影,漫画方面除了美队了解都不多),新传专业,所以我想除了电影本身的内容外,关于BvS电影里剪辑技巧和镜头语言的一些低级错误,我也是有能力稍作评论的。


首先,大部分死忠粉都应该已经在上映前知道了烂番茄上BvS口碑暴死的局面,其实我想大多数人面对这种情况和我应该是一样的反应——不可置信。


一部斥资上亿,兼容两大IP,历时三年制作的好莱坞电影,怎么可能差成这样?


所以在这里我要先说,BvS并不是那么差的电影,这里面也有时机的问题,它实际应得的百分比,应当比现在的三十几再略高一点。



2


所以先说说BvS的优点吧。


一,画面审美。扎克施奈德作为一名拍广告和MV出身的视觉系导演,在画面审美上绝对是无愧于观众的,不管是构图还是色彩,都有着印象派油画般的绚丽和史诗般的庄重肃穆。

打捞氪石的印度海,超人在火灾中将女孩救出后众人的朝圣,在洪水滔天时如神般逆光降临,巨大的氪星飞船,超人之死时三巨头的站位,这几个画面印象尤其深刻,美的惊心动魄,对的,惊心动魄。

而蝙蝠侠与超人的各种梦境时而宏大时而压抑时而疯狂,大胆采用了不同的滤镜使整体氛围与情节相对应,如葬礼的落叶,墓碑的血泪,沙漠的尘暴,苍茫的雪山,在短时间内让观众极快速地被渲染辐射,再现了梦境与现实交错的感觉,这点上是成功的。


二,细节的铺陈。这其实也是个缺点,后面会提到,因人而异。而且这里我大概与主流见解不同,我对前一个多小时文戏的喜爱远胜于最后的高潮,为什么?因为至少在前半部分,事态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相互交错,且信息量巨大,一件事情的起因其实早就埋好了,它会在后头牵连起一串反应,最终导致了结局。

举例,比如饱受路人诟病的因为“你妈和我妈都叫玛莎”的和好情节,其实我个人认为十分合理,前面一个多小时,从布鲁斯的开场特写,回忆,梦境多次表现了他对丧失双亲的遗憾和痛苦,而同样看过MoS的观众也知道超人对亲人的重视,因此当超人濒死前喊出玛莎的名字而蝙蝠侠因此放过他其实是一个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1.蝙蝠侠通过路易斯的解释明白了超人是因为母亲被威胁才会来找自己(这是和解主要原因,这是和解主要原因,这是和解主要原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2.布鲁斯体会过丧亲之痛,因此与超人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虽然很多人嘲这点,但我觉得前面的铺垫真的够多了,但凡了解蝙蝠侠身世的不会不懂,所以此情此景完全合理)。

还有就是各种小彩蛋,比如被写上“你就是个笑话”的罗宾战服,比如正义联盟成员的出场,各种漫画梗和MoS梗,只要细心去看,处处都是惊喜。

从上面看出,这种解谜一样的收集线索在融会贯通的感觉,对于粉丝来说,应该是不错的乐趣。


三,本阿弗莱克的精彩演出和加朵的飒爽英姿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尽管当初蝙蝠侠选角一出,哀鸿遍野,甚至联名上书白宫抵制本蝙,但事实证明,这个年纪的本阿弗莱克,他的气质他的阅历他的演技,足以胜任一个历尽沧桑的蝙蝠侠的形象,一个眼神一句话,你都能感受到这个角色背后所经历的事情,他犹如一头孤胆困兽,游走在暴戾的边缘,可他又是一个成熟的英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谨慎的,有所考量的,他时刻都规范着自己,保持理智,至于之前剧透不满蝙蝠侠的杀人情节,沙漠里的是梦境,代表了敬畏恐惧,炸弹那个我要重点解释一下,根本不是蝙蝠侠故意的,甚至不能说是他杀了人?是反派想要向蝙蝠丢炸弹(手雷?),结果蝙蝠侠见状,在打斗过程中推过来一个人想阻止他,结果该反派手一抖就自己把炸弹碰掉了,结果反派懵了片刻发现来不及扔回去,就被炸死了。

讲真,这也叫杀人的话,我觉得老蝙蝠挺冤枉的。

而加朵的表演,特别是最后决战,绝对是天神降临级别,美貌英气,武力超群,挺身救蝙蝠徒手切boss,WW在一部所有人都沉浸在黑暗中不可自拔的电影里,简直就是一道最闪亮的光,充满了希望,十分期待WW的个人电影,至少她在BvS的精彩表现是个好兆头。



3.


优点说得差不多了,来说说缺点。


缺点分两方面,大家感兴趣的,如人物,剧情方面;比较专业的,剪辑,镜头语言,策划方面。


先说通俗易懂的人物和剧情逻辑。这两点,都和剧本的好坏有着直接联系,一部电影的形成,从策划,剧本,故事板,拍摄,剪辑,营销,缺一不可,而剧本则是一切的根基,连故事本身都不好,那就是根都烂了,你再往上面怎么插花缀饰,一场电影结束,终究还是要枯萎凋谢。

BvS整部电影的通病就是压抑,氛围压抑,剧情压抑,连各种情感爆发点,关键伏笔甚至都表现得极为隐晦,藏着掖着,似乎见不得人的样子,这也是我前面的说的细节的弊端,如果不是信息处理能力较强或者对电影世界观有一定基础的人,很可能在任何时刻漏掉细节导致后面逻辑不连贯。

拿我同去的朋友为例,国会爆炸时,她问我,到底发生了什么?议员怎么了?又怎么会爆炸的?

对我或者大多数DC漫画原著粉来说,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前面议员找卢瑟谈话时提到过的关键词再一次出现在杯子上,就说明现场已经被卢瑟掌控了,而特写镜头也表示卢瑟不在场,接着发生了爆炸,显然就是卢瑟意图栽赃超人。这明明其实是个和原著没有什么关系的情节,但毫无了解的路人为什么还看不懂呢?因为信息量太大了。漫画粉有基础,需要去理解的信息是40,而对于一个几乎没有认识的路人而言,待处理信息是100,顾此失彼,好不容易理解了这里,转头另一边已经错过了,而剧情又相互联系,到最后自然很容易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而作为商业电影来讲,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同样的,普通观众也不明白佐德将军是谁,卢瑟做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整部电影对MoS不是在做应有的介绍而是再拼命补完漏洞(而且真的没补上),给普通观众徒增信息量,再一次起到了非常糟糕的赶客效果。

而后半段所谓的高潮部分和前面一个半小时简直是两个故事的剧本,其实如果把打斗重心移给到超蝙之战,观感还不会那么糟糕,可BvS打着超蝙之名,两人却只回合制一样互相攻击了十分钟,然后就迅速和好一起打毁灭日了,不仅节奏突兀,而且连毁灭日出现的剧情逻辑也很莫名其妙。

我的理解,卢瑟的在电影后半段表现的意思是,他希望挑起超蝙内战,让世界看到超人的阴暗面,如果这还不足以毁灭超人,那么就让毁灭日来吧。

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大多数观众心里捋不顺的地方,在国会爆炸后超人已经真正意义上的身败名裂了,再让超人拳打蝙蝠侠,对卢瑟来说有何意义?更何况蝙蝠侠在人们心中并不是一个完全正义光明的形象(电影开始被那些获救的受害者称为恶魔,蝙蝠侠的形象更类似于处刑人)。再次,既然你能造出毁灭日,一个能灭超蝙俩,直接上啊。

正当所有观众非常疑惑的时候,WW以女战神的形态出来了,逻辑上又多了一条线,接着一顿乱斗,超人英勇牺牲,虽然氛围非常悲壮感人,但根据我的观察,路人对于这后半段的逻辑,尤其是卢瑟的逻辑线,根本就是不能理解的状态。

综上,我个人感觉剧本像是在超蝙战后强加了一条毁灭日线一样,比重失衡,逻辑混乱,超人死得仓促,倒是葬礼又画了许多笔墨,似乎是为了弥补这段的不足,导演又在与毁灭日的混乱决斗里致敬了大量漫画情节,比如黑暗骑士归来里超人被政府抛弃导致躯体干枯(后面吸收了太阳的能量复苏其实很多普通观众也没懂),坟墓里传出的心跳(这原来是蝙蝠侠的情节),但这样的效果并不好,比起守望者那样按分镜完美还原,BvS时有时无的漫画梗更像是一堆华丽词藻的堆砌,十分突兀,严重影响了电影节奏感。


其次是人物。

这次BvS单凡没有塑造好的人物形象都是同一个致命原因,单调。

BvS,虽然B打头,但其实不如说是Superman2,从头到尾的主线都是围绕超人的自我认知与公共关系来讨论展开并引起一系列矛盾的,但正如片中卢瑟所言“日与夜的对决“,观众心目中期望看到的与超蝙本身代表的意向,就是日与夜,可BvS整整两个半小时,超人不断坠入人生低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直到最后英勇牺牲,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绝望,完全看不到光明和希望,超人饱受迫害与非议,被迫与蝙蝠侠决斗,这是漫漫长夜里的厮杀,不是光明与黑暗的激烈碰撞。

卢瑟更是如此,其实在预告片出来时,我对这样的卢瑟感觉还是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个不同于以往的政客商人的抖机灵的角色,可等真的看完了才发现,这是个满嘴宗教神喻的狂躁症患者(大家可以去查查狂躁症症状,真是太像了)。首先,在整体DC宇宙大背景不明的情况下满嘴神人恶魔,故弄玄虚,却又没有与之相对的实际细节,除了扰乱观众逻辑以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其次,说话毫无逻辑,戏剧式的夸张表演,和整个电影格格不入;第三,从头到尾人物都是同一种性格同一种表现,电影也是讲究张力和轻重缓急的,卢瑟的整体表现就像一根永远绷着的弦,时间长了,毫无波动,令观众只剩下厌烦麻木。

然后是正联的其他成员,很不幸,这次绿灯直接被开除了元老籍,而剩下的闪电,海王,钢骨,清一色给人感觉都是黑暗,阴郁,甚至颓丧的,导演经常声称想表现角色的不同的一面,但他不约而同地将所有的角色都表现出了“相同的不同的一面”,且不论这违背原著人物精神和设定,光论电影观感,人物风格单调,平面,缺乏多元化的塑造手段,看电影仿佛看到了一团团墨汁,两眼一抹黑。


4


如果说电影仅仅只有前面的这些缺点,我完全可以给它一个及格分以上的成绩,大概70左右,可它偏偏接二连三犯了接下来要说的致命失误,正是这些硬伤,导致BvS整体毁于一旦。


BvS的剪辑简直可以拿去做个本专业教材,就叫《错误剪辑点的标准范例》,起先文戏因为节奏较慢,且互相交错多,因此就算有跳跃之处,也尚在可以自行理解的范围内,但有一段剪得极其,非常,糟糕,以致于令我想到了有些本专业学生凑合交作业时候乱剪一气的效果,就是各个新闻评论员对超人进行评论的时候,明明几个展现超人仿若神明拯救众生的场景美轮美奂,配上新闻评论员的旁白刚刚好可以引起观众对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思考,然而正当你为之感动,看得情绪高涨的时候——嗤啦,一阵让人还以为是影院放映机坏掉的雪花转场,画面变成了单调的背景和滔滔不绝的解说员——随着解说词的推进画面又回到了超人,在冰面上负着巨大船只行走,令人感——动还没来,雪花又来了,此时作为观众,只恨手里没有遥控器可以切台,整个一段下来,感性上的感动被摧毁殆尽,理性上的思辨被因为画面而转移注意力导致逻辑中断,整个一段下来,仿佛是强行拼凑的作业,非要让评论员在不合时宜的时候露个脸,而这种打断观众情绪高潮的做法在后面越来越明显,往往一个镜头还没完或者正是最紧张的时刻,忽然屏幕一黑,又开始慢悠悠地讲别的故事了,而根据我个人的拍摄经验,一般能剪得如此节奏错乱的,情况有二,一是素材不足,有些片段拍了最后发现不能用,可逻辑上又连不起来,好,黑场大法走起;二是策划不力,初期拍摄你拍你的我拍我的,最后精剪发现,完蛋,镜头语言逻辑不顺,你拍的和我拍的思路完全是两条,连不上了,怎么办,干脆剪碎了蒙太奇大法好,再配上点故弄玄虚的音乐,好好好。


然后是镜头语言,镜头语言不仅仅是分镜,它是个综合体,但它和任何语言一样,讲究逻辑和节奏,一部合格的电影,起码镜头语言是要通顺,流畅的。而BvS的剪辑已经毁了该电影镜头语言的通顺,而糟糕的节奏更是毁了流畅性。


这里就要重点说说,被人好评的后半段打斗镜头语言简直一塌糊涂全程硬伤,这也是我不喜欢后半段的原因之一。超蝙可怜的十分钟互相单方面殴打的回合制决战部分姑且不提,最终携手共抗毁灭日时,三人基本也是各打各,超人输了蝙蝠上,(这里致敬梗也很不合时宜,超人复苏得太快以至于前面弱化了被政府当作弃子震撼和悲哀)蝙蝠不行WW救,然后WW和超人围攻,蝙蝠就干脆不见了一段时间,照理说应当三人共抗大boss了吧,结果,超人,忽然,就去救路易斯了。

在这里不得不提下剧本画蛇添足的设置,路易斯在前面因为担心氪石标枪伤害超人所以扔进了水里,电影没几分钟,毁灭日出来了,路易斯里刻又跳回去想捞标枪,结果导致自己差点淹死在水里,超人也因此中途放弃队友跑来救路易斯,顺便通过无声的交流自行捞起了水里的标枪。

多说一句,路易斯真是无愧为本片最佳工具人之名。(用来做诱饵引出超人,用来给观众福利,用来捞标枪)

话题回到节奏上来,就是在所有人最紧张的时刻,肾上腺素飙升,超人纠结片刻,忽然一声不吭抛下队员跑开,开始和女友演爱情戏,仿佛一个急刹车,观众头全都磕在了屏幕上,猝不及防,随后超人立即为国为民地赴死,与反派同归于尽,整体氛围蓦然悲壮起来,如果将镜头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那就是,武侠小说高手决战看了1000字忽然下一行变成了言情400字忽然又成了英雄末路的哲学小说2000字,风格跳跃节奏时快时慢,就算导演似乎用尽力气渲染悲情结局,但依旧弥补不了这虎头蛇尾的电影,越多的漫画梗堆彻越是说明电影本身的硬伤已经无可挽回了,只能从感性层面上来让它看起来不那么糟糕一点,而最后卢瑟的一番言论直接使电影走向了仿佛魔幻现实主义似的风格,却又有着那么点似是而非的味道,因此也导致了结尾观感的彻底崩溃。

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离场时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这电影到底想讲什么?”

没错,这根本不是说好的引子,而是当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点头绪,电影却又给你放了一大波烟雾弹,连视野都不清晰了。



最后,粗谈谈策划。这部电影连策划都没做好,它的风格如此混乱,显然接触过内行的人大多都会猜测这是剧组乃至制作方意见不统一的杂糅产物,再加上明明是商业片,却拍出来文艺片的感觉,要说和守望者比吧,多了这么些“俗气”,要说和MoS比把,塞进去的思辨和哲学内涵却要多得多,整部片子的定位不上不下,受众群没有好好照顾,路人看了不明所以粉丝看了喜忧半掺,加上之前模仿星战的营销策略,似乎是一方坚持想走剑走偏锋而又舍不得市场和商业因素,可见策划部分就有着极大的不和谐,因此我们见到的BvS,也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


ps.配乐有特点,WW的就很有感觉,但换来换去就这么几首,单调,镜头语言即视听语言,听这方面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5


总结一下吧。


从0点首映,两点半看完,一直写到现在,最初的失望和愤怒也平静了大半,说实话,这片却是有着无法挽回的硬伤,但如果是DC的忠实粉丝,这个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看到这些英雄出现在同一个屏幕上是我们期待了多年的夙愿,而且大概是我个人原因,对电影本身的技术方面比较在意,扣除这些纯当粉丝向电影观看的话,并不如烂番茄上的评分那样可怕。


最后,作为一个悲观的粉丝,如果这次暗能给华纳一个教训,重新审视自己对漫改电影的定位和制作方向,在WW和自杀小队未上映,正联未开拍前及时调整,也许我们能在未来看到DC电影宇宙的黎明吧。



评论 ( 20 )
热度 ( 167 )

© 27th. | Powered by LOFTER